油田污水处理有哪些方法?
发布时间(jian):2018/1/3 14:43:40
注水是中国油田开发的一种十分重要(yao)的开采方式,是补充(chong)地(di)层能量,保持油层能量平(ping)衡,维(wei)持油田长期高产(chan)、稳产的有效(xiao)方(fang)法。注入水的水源主(zhu)要是(shi)地面淡水、地下浅层水及采(cai)出原油的同时采出的(de)油层水。为(wei)了(le)节约地球上的淡水资源,目前注入油层的水大部分来自从原油中脱出的水,习惯上称之为污水(shui)。
目前,污水的使用率大体已经占了注水总量的80%左右。污水(shui)未经(jing)处理时含有大量的悬浮(fu)固体、乳化原油、细菌等有害物(wu)质。水注入油层就像饮用水进(jin)入人体一样,如果人喝了(le)未经处理(li)的水,人的身体(ti)就会(hui)受到(dao)伤(shang)害(hai),发生各种(zhong)病变;同(tong)样,油层注入了未经处理的污水,油层也会受到伤害(hai)。这种(zhong)伤害主要体(ti)现在大(da)量繁殖的(de)细菌、机械杂(za)质以及铁的沉淀物堵塞油(you)层,引起注水压力上升,注水(shui)量下降(jiang),影响水驱替原油的(de)效率。因 由于污水(shui)是从油层(ceng)采出的,所以,油田(tian)回注污水处理的主要目的是除油和除悬浮(fu)物。概括地讲污水处理可分为两个阶段,第一段为除油阶段。该阶段是利用油、水密度差及药剂的破乳和絮凝作用将油和水分离开来。第二(er)段为过滤阶段。该阶段是利用滤料的吸附、拦截作(zuo)用,将污水中的(de)悬浮固体、油和其他(ta)杂质吸附于滤(lv)料的表面或不让其(qi)通过滤料层。除油阶段要根据含(han)油污水中原油的密度、凝固点等性质的不同而(er)采(cai)用(yong)相应的(de)处理(li)方法。目前,国(guo)内外除油阶段主要(yao)采用的技术方法有重力式(shi)隔油(you)罐(guan)技术、压力沉降除油技术、气浮(fu)选(xuan)除油技术、水力(li)旋流除油技术等。
重力式隔油(you)罐技术就是靠油水的相对密度差(cha)来达到除油的目的。含油污水进(jin)入隔油罐后,大的油滴在浮力的作用下自(zi)由地上浮,乳化油通(tong)过破乳剂(混凝(ning)剂)的作用由小油滴变成大油滴。在一定的停留时间(jian)内,绝大部分原油浮升(sheng)至隔油罐的上部而被除去。其特(te)点(dian)是,隔油(you)罐体积大(da),污水停留时(shi)间长,即使来水有流量和水质的突然变化也不会严重影响出水水质。但其(qi)占地面积大,去(qu)除(chu)乳化油能力差(cha)。
压力沉降(jiang)除(chu)油技(ji)术是在除油设备中装填有使油珠聚(ju)结的材料,当(dang)含油污水经过聚结(jie)材料层后,细小油珠变成较大油滴,加快了油的上升速度,从而(er)缩短了污水停留时间,减小(xiao)了设(she)备体积。其特点是设备综合采用了聚结斜板技术(shu),大大提高了除油效率,但其适(shi)用于来水水量(liang)变化、水质变化的能力(li)要比隔油罐(guan)差。
气浮(fu)选除油技术是在含油污水中产生大量细微气泡,使水中颗粒粒(li)径为0.25~25微米的悬浮油珠及固体颗粒黏附(fu)到气(qi)泡上,一(yi)起浮到水面,从而达到(dao)去除污水中的(de)污油及悬浮固体颗粒的目的。气浮可大大提高悬浮油珠及(ji)固体颗粒浮升速度,缩短处理时间。其特点是处理量(liang)大,处理效率高,适用于稠油油田含油污水(shui)以及含乳化油高的含油污水。
水(shui)力旋流除油技术是利用油水密度差,在液流高速旋转时,受到不等离(li)心(xin)力的作用(yong)而实现油水分离。其特点是设备体积小、分离效率高。但其对原油相对密度大于0.9的含油污水适应能(neng)力差。
过滤阶段采用的过滤技术(shu)根据滤后水质的(de)要求(qiu)不同分为粗过滤(lv)、细过滤和精细(xi)过滤。根据水质(zhi)推荐标准,悬浮物(wu)固体含量为1.0~5.0毫克/升,颗粒直径为2.0~5.0微米。过滤的核心技术是(shi)滤料的选择与(yu)再生。在油(you)田污水处理中,目前国内(nei)外主要采用的滤料有石英砂、无烟(yan)煤、陶粒、核(he)桃壳、纤(xian)维球、陶瓷膜和有机膜(mo)等。滤料的(de)再生(sheng)方法主要有热水反(fan)冲洗、空气(qi)反吹等。